教学研究类
来源:教务处作者:时间2016-05-27点击:3877
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校正在深入推进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应对生源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多样化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严峻挑战;其核心是以就业、创业、升学为学习目标,以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为基本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职业发展。为深化此项改革,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分施分类招生
1.编制分类招生计划。
在总结我校对口单招、自主招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全面试行按专业群的招生改革,改变原来按照专业(方向)编制专业招生计划的模式,实行按照专业集群(或相近专业)编制分类招生计划。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相关招生政策研究,分析已实施分类招生院校的成熟做法,在征得招生计划、学籍主管部门同意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年度分类招生计划。同时,在招生录取过程中,通过调节各专业集群招生计划数,促进重点专业带动群内其它专业的招生工作。
2.做好分类招生宣传。
修订招生宣传内容,充分体现学校实施分类招生改变“一考定专业”,学生录取进校后可以有两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学业基础、个性发展、未来就业岗位变化的需求,有利于各类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好分类招生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强对招生宣传团队的培训,使每个招生团队、每名教师都熟知分类招生、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与优势,向招生对象做好政策性解释和宣传工作,确保分类招生的顺利实施,有效提高学校各专业报考率和报到率。
二、推进分类培养
(一)拓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路径
全面启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工作,出台《学生选择专业及专业分流管理办法》。学生进校后,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分不同层面,做好学生选择专业的宣传、咨询和指导工作。学生根据个人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可以有两次机会自主选择专业。
1.0.5学年选择专业群学习。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0.5学年)的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根据发展与成长需求,提出转专业群学习申请。学校根据当年接受转专业群计划数,结合学生成绩绩点排名及相关规定,择优选拔。0.5学年跨专业大类选择专业群学习的工作,要紧密联系学校专业结构实际状况,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面为目标,坚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群布局,有利于促进专业集群优质、规范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同时,逐步扩大跨专业类选择专业计划。
2.学年专业群内选择专业学习。学生在完成第二学期专业群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提出专业群内选择专业(含企业专适方向)学习申请,专业所在教学院部根据学生职业基础平台课程成绩绩点进行专业分流。教学院部根据学校相关要求,成立由学院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辅导员组成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专业分流工作小组,制订细化可操作的二级学院《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分流实施办法》,合理设置各专业学生控制数,形成专业选择和分流方案。教学院部要以学生选专业为契机,合理优化专业群内专业结构,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专业群内师资、实训条件等的共建共享。
(二)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
1.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以复合专业方向、复合课程设置、复合能力结构、复合资质证书为重点,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推行“复合专业”培养。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类型限定组合辅修专业和专业技能资质课程组、职场英语课程组共同组成“复合专业”,学生以招生录取专业为主专业,可跨专业修读辅修专业、跨专业选课。“复合专业”学生毕业可以获得录取专业毕业证书与辅修专业的辅修证书、专业技能证书、职场英语证书,其中申请通过学校教授委员会答辩的学生,可获得学校签发的“项目工程师培养证书”。
2.启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选择部分专业为试点,实施“锐蓝工程”,在学校优势专业中按5%-15%选拔优秀学生开展“项目工程师” 培养。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期调研工作,编制复合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启动在重点专业人才培养“锐蓝工程”的试点。通过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品学兼优学生的分类培养途径,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分层教学
1.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分层教学。
基础课教学部在总结实用英语、高等数学两门课程分层教学实践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层教学方案,实施计算机应用课程分层教学。调整实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课程层次划分,设立标准和提高两类课程,编制选课分班条件和要求。面向学生专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深入研究两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修订课程标准与规范,通过课程团队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基础部会同教务处、学工处继续做好分层教学选课分班工作,落实学生选课宣讲,加强对学生科学选课的指导,优化选课程序,规范选课管理。
2.推进专业课程分层教学。
教学院部根据专业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够用为原则,精炼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合理控制专业必修学分总量。结合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等意愿,各教学院部逐步增开专业选修课,适度提高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
3.提高公共任选课程开设质量。
加强公共任选课管理,修订公共任选课管理办法,全面提高公共任选课开课质量、教学水平,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原则上一学年内至少开设一门选修课程或3次以上系列讲座。争取到2015年新增课程30门左右,使公共选修课程总量达到150门左右。丰富课程开设门类,实现科学、人文、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覆盖。逐步建立选课中心平台,实现学生根据个体发展意愿修读公共选修课程,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地点和时间。
4.加强分层教学的学业考核。
强化分层教学课程的考核标准,在不降低专业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使不同发展需求课程难易度相当,允许在控制学分要求下,进行课程学分置换。全面修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规范重修课程管理,加强不同平台课程毕业学分的分类审查。学工处根据分层教学成绩绩点计算方式,进一步修订奖学金评定实施办法。
四、加强教学配套建设
(一)重组专业群结构
1.调整专业群布局。面向建筑行业、徐州市支柱产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形成以建筑大类专业为主,设备制造类、信息传媒类、现代服务类等协调发展的专业群门类。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等在专业群中的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全校整合形成15个左右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对接一个产业域,提升专业的集群优势,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优化专业设置。执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招生基本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从师资条件、实训条件、校企合作、教学运行以及招生就业等5大指标项对专业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审批和论证,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淘汰)机制,专业(方向)数从目前60个调整稳定在50个左右。各教学院部认真分析、梳理专业现状,面向服务域进行深度调研,对专业进行必要的整合。在夯实专业群主干专业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强对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适应性,增强专业发展能力,为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搭建专业选择通道。
3.充实企业专适方向。依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本着“双向介入,资源共享,合作育人”的原则,与企业联合建立企业学院。在企业学院内设置企业的专适方向,满足企业的专门化需求,学生按照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学院学习。三年内,建设好“龙信学院”等15个以上企业学院,建设30个以上企业专适方向。校企深度合作,双投入、双资源,实现“双主体”办学;双计划、双教师,实现“双主体”育人,助推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实施。
(二)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1.进一步优化培养体系。面向专业重点“服务域”,以 “技能专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强化高职后示范建设时代人才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三特征要素为抓手,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形成由“批量培养”到“自主学习、适才施教、多层规格”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各教学院部要广泛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和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认清本专业的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专业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的差距。依据职业岗位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相适应的逻辑关系,按照“双需求”(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双训练”(技能训练、技术训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双并举”(实务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举)充实教学内容、“双考核”(技能考核和技术应用考核)完善评价体系、“双满足” 原则(既能满足技能训练,又能满足技研训练要求)建设实践基地。
2.进一步规范课程平台。按照由“宽”到“专”进一步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职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和专业拓展课程平台等四个课程平台,规范各课程平台的学分设置,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类,上层自选”。 正确处理好理论适度够用和适当强化技术基础的关系,处理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务教学和以提高技术应用、革新能力为导向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专业人才规格基础要求和发展性要求的关系,整合平台课程,删减或压缩不必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逐步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充实专业拓展平台,以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以选修课程彰显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扩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机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逐年递增5-10%的选学课程学分比例,各专业群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实现选学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强化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职业通用技能、专业特长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不同层次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养、职业迁移能力等得到协调发展。
3.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编制实训项目标准、实训教材和教学基本要求,按照验证、实训、生产、研发四类开发建设数量充足的实训项目集群,满足学生选学需求。对于校内实训,逐步实现学生可根据岗位要求,选择实训项目类型、数量和时间;对于校外实习,实现学生根据预就业协议和企业学院的专适方向来选择生产性或研发性实训项目进行顶岗实习。
(三)创新教学管理
1.完善教学运行管理。构建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网上教务与教学管理,实施科学的学生选择专业与专业分流的办法,完善网上选课,逐步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形成相适应的注册和毕业制度。围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教师,修定学籍管理办法、选择专业与专业分流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二级学院要从有利于招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有利于就业三个原则出发,制定细化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调整完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实施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项目,全面升级并建立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信息化系统,完成教师服务平台、学生服务平台、教学管理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推进学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重点建设好教务处门户网站,整合集成功能,提高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高效便捷的教学信息化建设,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现代化手段支撑。